我在市委办的十六年之二面临考验
一般来说,一个人到了新的单位,往往会招人注视、被人品评,面临着被认可、被接纳的考验。我调入市委办公室之前,尽管经历了四个多月的试用期,可一旦成为正式一员,其实同样面临这样的考验。
那么,我经历了怎样的事情,经受了怎样的考验呢?
这就要从我所在的综合科说起,它的主要职能有两项:一是写材料,包括市委文件、领导讲话、调研报告、汇报总结等等;二是当秘书,即做好市委书记、副书记的秘书服务工作。要证实自己,最好的办法就是先把自己份内的这些事做好。
在那个年代,领导干部的作风都十分朴实,不论平日在家办公还是外出调研开会,都没有现在那么多讲究,更不会摆谱作秀,秘书做的多是沟通协调之类的事情,只要细心一些,灵活一些,一般都能胜任。更何况,我服务的赵副书记,他的作风尤其朴实,下基层常常包一挟、喊声司机就走了。他明确告诉我:按照中央规定,市一级领导是不配秘书的,你要把主要精力用在办公室交办的各项任务和学习上,不必事事跟着我;如果手头没事了,可以跟我下去走走,主要是熟悉了解情况,对写好材料有好处。这样一来,秘书服务对我来说就更不是个事了,写材料则成了我最大最重要的事。
能不能做好这件事,其实我心里没底——毕竟学校写的那些材料与市委办要写的材料有着云泥之别,岂可同日而语;恐怕领导心里也没底。这不,刚调入一个月,当时的刘秘书长就吩咐科长要我写一份调研报告,题目自定。我知道,写调研报告比写一般文章更见一个人的写作功底,是写作者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写作起来也更麻烦,至少你得先下去跑啊,了解情况啊。可我刚进市委办,一个人去哪儿哪儿都生,也不好意思让别人陪,心里先没了底气。这事就搁下忙别的了,也希望秘书长只是顺口一说,没有记挂在心。
一个月过去了,科长重提此事,说秘书长询问写得咋样了,叮嘱我抓紧写。看来,这个作业必须完成,拖不是办法。可是写什么好呢?当时,党的十四大刚刚召开,全国上下都在谈论市场经济,都在探索地方国有中小企业改革,一时间拍卖、租赁、破产、承包经营和股份合作等改制纷纷兴起,如何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成为一个严峻课题,我便以此为题做文。只是我压根就没有去调查,只是看了看相关材料,读了读相关报道,开篇部分避实就虚,只有大体情况,没有具体事实,但后面分析得煞有介事,谈对策好像亦在情理。秘书长对我这份作业写了一段批语,大意是选题好,有分析,有对策,文风实,但事实情况写得太概括。领导真是火眼金睛,我自然心悦诚服。既庆幸这次蒙混过关,又暗自告诫下不为例。
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的熟悉,不到一年时间,写个一般性的公文,诸如讲话、报告、通知等已不成问题,科长都不大审改了,但还没有写过一些难度大、份量重、时间紧的材料。我知道,如果仅能胜任一般性工作,领导对你的认可度就不会太高。我希望有这样的机会,可我也担心一旦机会来了,有没有把握住的能耐。
也许领导也正想考验一下我。记得那是1994年春节刚过的一个周日,办公室一大早通知我速到。匆匆赶去,只见袁主任(此时姚主任已调离,袁接姚的手)正在召集市环保局人说事。袁向我说明原委:省上主要领导最近要听取铜川市委、市政府关于环境污染治理的专题汇报,材料由环保局准备,已数易其稿领导仍不满意,交办公室修改把关。他帮着理了理了思路,就把改稿的任务交给了我,要求今天改好,环保局全力配合。
接到这个任务,我一时懵然——一则对环保上的事生打生,平日根本没有接触过。二是事关重大,由于特殊的经济结构和历史原因,铜川环境污染十分严重,被称为“卫星上看不见的城市”,极大地危害着群众的日常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治理成为当务之急,而争取上面支持则是重中之重,汇报材料关乎汇报成效。这么重要的材料让一个新手来操刀,我是一点自信都没有,但没有退路,只能勉为其难了。
好在环保局写的汇报可以当资料用,好在不懂之处可以随时咨询。所以,对我来说,所需资料不成问题,关键是搭建好框架结构。沉静下来的我经过大半天读资料、问情况、捋思路,才定下了写法,即按照“原由——现状——危害——对策——请求”的层次结构来写,以平实简洁的语言,力求把污染原由讲清、把污染现状讲明、把污染危害讲透、把治污措施讲实、把对上请求讲恳切。经过十多个小时的鏖战,终于完稿。当走出市委院子,行于灯火阑珊、空旷寂寥的街道时,我像一个士兵刚刚攻下了一座堡垒似的异常轻快,把领导能否满意都抛在了脑后。
原稿回到我手里已是一周以后了。上面没有改动的字样,只有市长用红色铅笔写的一段批语,大意是此稿可用,较前有很大进步,该说的事基本说清了,然后是交待政府办、环保局宜办事项。我不清楚稿子怎么兜转到了市长手里,只知道这个活干得不错。要知道,当时的袁主任(后来任秘书长)、陈市长都是材料高手,向来要求甚高,能入他俩的法眼,想必我上道了吧!所谓“给任务就是给机遇,压担子就是促成长”,说的当是如此情形吧。
就材料的体量、份量而言,有大小之别。可称得上大材料的,也只有党代会、全委会报告。能否堪任大材料的起草,则是检验一个人写作能力和水平的重要尺度。虽说我是以起草党代会报告名义先借调到市委办的,但当时的我纯属“打酱油”。我啥时开始写大材料记不清了,印象深的是起草市委七届五次全会报告。依据当时的形势,市委提出了九五期间实施“五龙腾飞、群龙起舞”的发展战略和大力弘扬“铜川精神”。报告是在秘书长指导下,确立框架结构后分头起草的。我承担的任务是阐述“大胆开拓,团结拼搏,埋头若干,奋发争先”的铜川精神。报告提交后,先是秘书长说这一部分写得好,后是书记说写得“攒劲”。以我当时的想法,就是要讲清内涵,讲明要求,讲出气势。能得到书记的直接肯定,自然感到莫大的欣慰。
作为一般工作人员,在办公室基本没有说话的份,绝大多数情况下只是听领导吩咐做好自己的事情,但偶尔也会给你说的机会,比如开展某项活动让你发言。大概是调入市委办的第三个年头吧,办公室举办工作交流性质的座谈会,每个科室推荐一人。当时综合科数我年轻、资历浅,我毫无疑问的被几位老兄推举为发言人。像这样的发言,积极的人不多,我也一样,可我没得选择。既然不能不参加,那就不能含糊。
说什么好呢?我一时也拿不准。谈自己觉得难以把握,弄不好有自我标榜的嫌疑。联想到机关同仁们平日相互吐嘈流露出的不被上司理解的郁闷、升迁受阻的消沉、怀才不遇的愤懑、心想事不成的灰心等负面情绪,如果就此问题谈点看法,就可跳出“我”的限制,话题可能会更宽泛一些,现实性也会更强一些。那么,怎样才能不陷入这些负面情绪的泥淖,始终保持积极阳光的心态呢?我的答案是:一是认识自己,对自己的优劣短长做出客观的评估,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扬其所长,避其所短。二是善待自己,不跟自己较劲,学会宽容,懂得珍惜,舍得放弃,善于忍耐;三是充实自己,用持续不断的学习提升自己的本领,用健康的兴趣爱好丰富自己的生活;四是展示自己,用一以贯之的敬业态度、奉献精神、工作业绩证实自己,做好自己。
可能是自己做足了功课,平日也多有思考,那天座谈时一向寡言少语的我竟然底气十足、侃侃而谈。发言完毕,掌声响起——是那种真心实意而非礼貌敷衍的掌声。我偷偷地瞅了一眼主持会议的秘书长,他先是症了一下,随之也鼓起了掌。在总结点评中,向来极少赞扬下属的他也不吝溢美之词,说我讲的属形而上范畴,上契古人之道,下合时下之状,有见地,有深度,相信对大家有启发、有帮助等等。领导的表扬让你不激动都不行,当然你可以认为是激励,是鞭策。
经历了这些事情,我以为自己经受了考验,得到了认可,但是,当四年后综合科科长出现空缺,本就是副科级的我想当然地认为科长非我莫属,可是却被任命为主持工作的副科长。我问分管领导这是为何,他说,秘书长说综合科是重要科室,还得试试看。哦,那就是还得考验。
至此,我才明白,其实职场中的个人,时刻都面临着考验,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的考验,一个职位有一个职位的考验,哪有一劳永逸的事啊!你能做的,就是时刻做好准备,做到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