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人生发展的关键点
下面2万左右的文字,是2022年4月应新东方相关部门的邀请,为在线的大学生进行的一场直播。因为直播的时候还在疫情期间,为了保留当时的情景,相关语境没有进行改变。这篇文字是作为过来人给年轻人提供一点建议和思考,所以有一点“爹味”,如果你阅读了觉得不快,可以直接划走。
各位亲爱的朋友,大家好!
今天分享的主题是“把握人生发展的关键点”,我会结合自己的经历以及我看到的案例和大家分享,我们年轻的时候应该做些什么,才能让自己的人生过得更加顺利、开心、成功。
01
人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环境与个人
人生发展的决定因素主要来自两个:第一是环境,第二是个人。人活着,脱离不了环境,而我们的成长也离不开个人,我们要清晰认识到自己在什么样的环境中、环境改变个人是什么状态,以及个人能不能改变。
首先谈谈如何改变环境。当然并不是什么环境都能改变,所以需要先分清三种环境:大环境、中环境、小环境。
时代。今天我们出生、生长在繁荣开放的改革年代,这个年代给了我们很多机会,使我们能够吃饱穿暖,思考自己的理想和未来,有足够的自由度。但如果我们生长在战乱的年代,有可能生命安全都得不到保障,比如现在的俄乌战争,那个地区的人民就无家可归,时时受到人生安全的威胁。所以,时代如何非常重要。
如果作为知识分子生活在宋朝,环境就相对宽松,因为宋朝有一个规矩,不论如何,知识分子最多只能被流放,不能被杀头。所以,宋朝诞生了一批特别优秀的知识分子,至今我们还在天天读他们的文章,苏东坡、欧阳修、司马光、范仲淹、王安石等等,他们都是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但如果一个知识分子生长在明朝或者清朝,那他活动的空间,抒发自己个性、思想和情怀的机会就会少很多。所以,不同的时代产生不同的人,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时代造就了个人的发展,所以我们总说“时代造英雄”。
地域,是指大地域,一个大的跨国家地域,而不是我们常说的江苏地区、华北地区。这里强调的地域是在说文化氛围,比如欧洲是一个大的地域概念,亚洲也是,南美洲、北美洲也是,不同地域有不同的传统、文化氛围、人文精神、风俗习惯,我们在从小长大的过程中跟这些密切相关,形成了我们的个性、思想和思维模式,这些也会倒过来制约我们的发展,因为在这个环境中成长起来之后,我们会更倾向于沿着这个环境形成的习惯前行。
这些大环境改变起来相对比较难,某种意义上,我们出生的时候都是被动进入到某个大环境或者某个时代中,早十年出生和晚十年出生就可能会很不一样,更不用说一百年前、一百年后。当然,由于现代社会的流动性和灵活性,大环境有时候也可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追风筝的人》的作者就是从阿富汗的战乱环境中,最后去美国重新开始升学、创作。
总而言之,在16岁之前,我们是相对被动的,很难能做选择,因为我们没有独立的经济能力,必须依赖父母,所以父母在哪里,我们只能在哪里。但当我们成年、对所处的环境有一定决定权以后,就可以把这些决定因素放在自己手里,比如上了大学、毕业以后,原则上我们是可以有所选择的,虽然不能选择这个时代,但我们大可以选择不同的城市,甚至国家,小到可以选择是否脱离原生家庭,摆脱父母对我们的影响,过上自己独立的生活,按照自己的心意发展。比如找工作的时候,可以选择北京、上海、深圳,甚至可以选择去农村地区或者贫困山区支教,新东方就有一些老师选择去支教。
当然,在能够自我作主的时候,我们有没有能力改变环境,这是最重要的。如果缺乏勇气和能力去改变环境,环境极有可能变成制约我们一辈子的因素。巴金的《家》《春》《秋》里所呈现的最重要的冲突就是来自环境的冲突,传统的封建大家族,要求父父子子的僵化状态,如果不脱离这样的家庭,人生自由得不到伸展,人生自我发展就得不到实现。
关于如何改变环境,有三个要素:第一是顺应,因为我们改变不了的时候需要先顺应,顺应中包含等待,等待时机和机会。第二是在有能力改变的时候有勇气。第三是尽可能让自己独立,独立的状态、人格、思想、主张以及经济能力,这些都是我们改变环境时比较重要的要素,也是我们一路成长所依赖的要素。
在个人成长过程中,我们应当不断使自己正向的特点和正能量得以发展,不断消除或克制自己的负能量和特点,比如自卑、消极、懒惰、心里不敞亮、自私等等。如果一个人无意识地被自己的情绪、感觉裹胁着往前走,最后的结果可能就是自己把自己淹没掉。
有些人遇到事情,都会抱怨周围的环境、人,无论自己有没有问题,他们都觉得是别人的错;有些人受到一点伤害,比如被讽刺打击一下,总是耿耿于怀;有些人做事情半途而废;有些人非常自傲,不屑于和别人合作,或者合作的时候总是伤害别人;还有一些人会贪图利益和好处,最后他们身边的社会关系和成长环境就会四分五裂。很多人人生过得不如意,失败了、痛苦了,却没有反思这可能是自己的原因。
当然,痛苦、悲伤、失落甚至绝望,也可能是外界某种原因造成的,所以,我们需要明确区分出到底是外界原因还是内在原因导致了我们的不幸和痛苦,这样才能用不同的方法来化解掉。
我们的个性到底是积极乐观向上的,还是消极、悲伤、易放弃的?从品德方面,我们是比较自私的,甚至可能遇到利益的时候会不计成本、没有底线的,还是善良的,能够照顾到别人的?在行为上,我们是勤奋的、专注的、盯着自己人生目标和理想去奋斗实现的,还是懒散、半途而废、放弃自己的。毕竟行胜于言,理想再丰满,如果不采取行动,到最后理想也不能实现。还有在人生过程中,不如意十之八九,那我们对人生、爱情、事业的追求,是勇往直前、勇争先锋的,还是妥协让步,容易气馁的?这些对我们来说都非常重要。我们很容易不知不觉被自己负面的东西带偏,包括情绪、感觉、潜意识等等,使得我们的人生不再有一种向上的、进步的力量。所以,个人因素概括起来就是正负两个方向的发展。
总而言之,我们16岁之前的生命在某种意义上是被动的,或者部分被动,因为我们不太容易自己作主。但过了16岁,尤其18岁上大学以后,我们的生命应该百分之百自己对自己负责,这辈子走向什么方向,想要干什么,将会跟什么样的人打交道,成立什么样的家庭,要做什么样的事业,都应该由个人负责,这时候不管抱怨环境还是抱怨其他,都不管用,而且抱怨是特别不好的习惯。抱怨父母,抱怨兄弟姐妹,抱怨同学、抱怨环境、怨天尤人,这时候就已经出问题了,一定要好好反思自己,让自己开朗起来、独立起来,让自己负责任起来。
02
一个人一生的6个关键点
接下来的关键几点如果做好了,会对我们的人生有巨大的帮助和推动。我们常说一个国家的历史改变机会就是那么一两个点,比如中国的改革开放就让中国繁荣富强起来了,个人也一样,我们要寻找生命中一个一个的点,让这些点成为我们成功的跳板。
我当年考大学也算是独立决策,是一个迫不得已的选择,因为我要么在农村待一辈子,要么考上大学去读书。我真正独立的选择是从北大出来,那个过程是我从一只鸡变成一只鹰的最典型标志,从此以后我真正体会到了鹰击长空的快感和乐趣。
在那之前,我在北大当学生、当老师,我所有的依赖都是北大,我觉得我离开北大会活不下去,我觉得北大就是我的家,是我的一个保护壳。后来我从北大辞职出来,发现自己一无所有,没有单位接收我,没有单位给我发工资,没有地方住,而且,在那一刻我还脱离了母亲对我的影响,因为母亲一直是我生命中情感最浓厚的人。我从北大出来的时候,老太太说,如果你敢从北大辞职,我就自杀给你看!在这种前提下,我的决定是很艰难的,但我最终还是决定从北大辞职,骑着一辆三轮车,把自己在北大仅有的几百本书和一个小电视拉出去,走出北大的校门。我那时候甚至不知道晚上该住哪里,但就是这样一个象征性的转折点,让我此后的人生走向了完整的独立人格阶段。
我刚出来的时候并没有做新东方,而是去别的培训机构上课,当时的目标是通过一两年的努力到国外读书,后来决定在国内发展事业,从此以后我做出了一个又一个独立的决定,再也不依赖别人,再也不考虑我需不需要保护,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这样的状态。所以如果你发现自己根本就没有独立人格和独立决定权,而总是在有意无意地依赖什么,那就还没有完成自己人生的第一步。
这里说的朋友,并不是我们一般吃喝玩乐的朋友。在我们生命中对我们起作用最大的朋友就是那些给我们带来眼光、见识、勇气、进步、资源和能力的朋友,这样的朋友能不能交到?当然能,但我们本身要先具备相应的气质,比如我们本身是愿意进步、愿意发展的,否则就不可能有这样的朋友。高中生谈恋爱会有两种情况,一种谈了恋爱高考成绩直线下降,一种谈了恋爱高考成绩反而直线上升,后来我们做了相关调查,成绩下降的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认真学习的人爱上了不爱学习的人,结果被拖得也不爱学习了;第二,两人之间的感情产生了矛盾,年轻人感情矛盾的抗压能力比较差,容易影响成绩。而谈恋爱以后高考成绩还能不断上升的高中生,大部分是因为两个人成绩都比较好,互相鼓励、互相砥砺、一起努力希望上更好的大学。当然高中毕业以后能不能继续相爱是另外一回事,但我想用这样的例子告诉大家互相砥砺的朋友有多么重要。
大家都看过电影《中国合伙人》,按照新东方的故事拍摄的,现实中的人物就是我,还有我的合作伙伴王强、徐小平等等,他们在北大时就是我的好朋友,我们在一起就是一种互相砥砺、互相促进的过程。徐小平当初在北大是我的老师,我发现他的思想能力远远高于我,但是他是老师,我没法把他变成我的朋友。后来我有了这样一个机会,当时他在北大有一个宿舍,每到礼拜五的晚上,就会召集一堆北大老师在宿舍里聊天、侃大山,我就去为老师们提供端茶倒水的服务,在提供服务的同时,我收获了他们的思想和见识,这些思想和见识源源不断流到我的大脑中。后来我毕业在北大当老师,时间长了就和徐小平老师变成了真正的朋友,我做新东方后,把他从国外请回来,共创新东方。
王强老师当时在北大是我的班长,读书比我多了好几倍,所以他们能回到新东方、回到中国,给我带来了大量的新信息,带来了学习的动力,比如聊天,他们就会说哪本书的哪个思想,我们应该做一个借鉴,我一看这书我没读过,唯一能做的就是赶紧把这本书买来读,这就是一种互相砥砺的状态。
我今天能有所成就,很大原因是我身边这群人能力水平比我高,并且能给我产生正向作用的朋友,我在北大的同学,我在北大当老师后的老师朋友,后来做新东方后认识的中国著名企业家朋友,都慢慢变成了我的朋友,从他们身上我能得到借鉴,不知不觉产生了各种进步。
但一个坏的伴侣,有时不光会给心情带来麻烦,给事业带来障碍,甚至会阻碍人生发展。但也有些反例,苏格拉底之所以成为哲学家,是因为他的老婆是个泼妇,林肯之所以成为伟大的政治家,是因为他的老婆不讲道理,但这样的反例我个人认为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自我安慰,苏格拉底和林肯如果有很好的老婆,也依然会成为伟大的哲学家和政治家,这是由他们身上的基因决定的。所以,还是希望大家重视这件事,毕竟很多人从20多岁、30岁开始步入婚姻关系,现在寿命比较长,到八九十岁,60年的时光,如果两个人不能心心相印、情深意切、互相帮助、互相包容、互相支持,那会是一种怎样的地狱状态。
所以,我们能否找到自己从心底里喜欢的工作和事业很重要。工作有可能是为别人干,事业是为自己干。比如画家也是一个事业,小提琴手也是事业,在抖音上卖东西也是一个事业,只要是自己能把控的就是事业。某种意义上为别人而工作,要问自己,这份工作到底是不是一生想要?还是为了谋生临时干的一份工作?我不反对一个人为了谋生临时干一份工作,因为生命诚可贵,饭菜价更高,我们需要努力先活下来。但如果一生都在干不喜欢干、只是为了那份工资的工作,我觉得这样的人生就没意思了。人这一生只有这一辈子,我们身上所有的细胞、元素,结合成一个现在活生生、有灵魂的你,我们没有前世、也没有来生,所以最重要的是这一辈子我们都在做自己喜欢的事。
我们喜欢的事情、工作,一定是能给我们带来成就感和充实感的事情。比如有人喜欢打游戏,我相信你当时多巴胺被激发得非常的高,但这种喜欢是一种快感,等这阵快感过去以后内心会感到非常空虚,这种就不是真的喜欢。真正喜欢的工作和事业,是调动我们的内啡肽。比如我们跑步和锻炼,就会让我们感到充实。,
比如在北大的第一、第二年,我不喜欢当老师,因为我讲课不利落,英文水平不是很高,北大学生都很厉害,听着听着就拎着书包出去了,我内心受到了巨大的伤害,但到了第三年,我的教学水平和质量上去了,学生很喜欢听我讲课,甚至其他班的学生也来听课,这时候被人认可的成就感就很高。为什么我能做新东方30年?或多或少我在新东方会做做教学工作,我的讲座也算是一种教学。同时,看到那么多老师在跟我一起教学,新东方本身也在成长,内心自然充满喜悦。坚持做新东方,跟新东方变得多大、赚多少钱、社会地位有多高并没有太大关系。
走出舒适区为自己赢得挑战,既能激发成就感,也能激发我们的能力。很多同学考研,也是走出舒适区的表现,走到异国他乡留学,更考验自己的能力,出来创业,辞掉安稳的工作,自己搬到另一个城市,寻找一份不安稳但有发展前途的工作,也是一种走出舒适区的表现。
我发现走出舒适区激发人生能力特别重要。我在北大的时候,就是待在舒适区,只要在北大待下去,我就会从讲师变成副教授、教授,按部就班。我今天身上所拥有的、和复杂社会打交道、处理复杂事务和独立发展的能力,完全不可能出现在我身上。之所以我有这些能力,是我后来推着三轮车孤独地离开了北大,这时候我不得不调动所有的生存能力、生存资源,为自己发展而奋斗。
我开始做独立事业后,就有了跟社会各种关系打交道的能力,大家可能听说过我跟公安局喝酒的故事,因为新东方需要解决问题,我不得不到公安局门口等不认识的公安人员,慢慢的认识,认识以后和他们称兄道弟喝酒,最后帮我解决问题。这些东西是我在北大当老师完全不可能遇到的,我在北大当老师很傲气,但后来为了贴广告、跟各个部门打交道,各种低三下四求爷爷告奶奶,慢慢培养了我的容纳力和谦虚谦和的心态。
03
做到8点,让自己的人生更好
我们活着,让人生变得更好是我们的目的,谁也不希望一辈子过得悲伤、抑郁、不如意、一无所有。那怎样才能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好?我站在今天这个节点去回顾,从年轻开始到现在,我觉得有以下几个要素。
这些目标可以很具体,也可以相对抽象,比如我的人生目标,第一个目标是从农民的孩子变成大学生,第二个目标是从大学生变成大学老师,第三是从大学老师到国外去留学,当然这没有实现。从北大出来做新东方以后,最初的目的也是要到国外留学,但后来目标改变了,因为我觉得做新东方很有意义,干脆决定要把新东方做大,后来的目标也是一个接一个地去实现。在这个过程中,我一直把新东方能够为社会做什么,能够帮助别人什么作为我的目标,而不是新东方应该做多大、应该有多少利润。所以不管新东方做大了、上市了,还是像现在暂时遇到困难,我的目标一直没变,我依然可以通过新东方提供有价值的教学和社会服务,这样就可以比较长久的发展下去。
对于个人来说,阅读的重要性在于,它相当于一年有几十个不同观点、不同思想、不同维度的朋友,带着新的知识、新的借鉴跟我们进行交流、沟通,让我们的思想丰富、眼界开阔、见识深邃。
我每年要翻阅100本书左右,不仅是自己读,我还会和作者对话,比如在抖音上,我现在每周要和一到两位作者对话。要和他们对话,我必须先读完他们的书,同时还会把我读到的认为比较优秀的书推荐给大家,形成一个阅读环境。我通过阅读、通过和作者对话,收获了很多的思想和感悟。当然,阅读并不一定等于成功,但当我们阅读多了,未来成功的机会一定就会更多,比如老板选择自己的左膀右臂时,他一定不会选择一问三不知的人,他一定会选择知识功底比较深厚的人;女朋友选择男朋友时,一定是选择文质彬彬、知书达礼的人,男朋友也希望女朋友比较有学识、喜欢学习,这样成家以后父母都有很好的学识,可以带着孩子更好成长。所以,阅读表面上跟我们的事业没有直接关系,但背后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前几天我和华大基因CEO尹烨聊天,他说他读书的时候,拿到一本书稍微翻一下,如果觉得这本书值得阅读,他就会给自己后面留至少一到两个小时的时间,完全把自己沉浸在书里,让自己充分吸收书的精华。为什么尹烨讲话的时候,知识点那么丰富,思维那么敏捷,整体上考虑问题那么有逻辑性,这跟他的整体阅读是有关系的,而整体阅读主要来自于专注力。
一天24小时,打牌喝酒聊天也就过去了,但如果能专注阅读也许就可以读上二本书,翻阅一本书的平均时间差不多6小时左右,当然钻研性的阅读可能要花一个礼拜。这意味着同样的时间,不同人的不同使用方法所带来的效率是不一样的,精力也是同样的道理。关于金钱,我常举的一个例子,一百块钱,我们可以吃一顿饭就花光,也可以用二十块钱吃饭、四十块钱看一场电影、四十块钱买一本书。同样是一百块钱,我们的收获是不一样的。把时间、精力、金钱、资源用在刀口上,对我们的人生发展很重要。
我们每天用专注力,集中起来多学一点东西,或者多一点收获,短期看没有任何用处,就像我们每天比别人多走一公里路,短期看没有任何区别,但是一年积攒下来就是365公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积累会越来越多,最后会远远把别人甩到后面。有个说法就是,假如我们一天只收获0.99,一年乘以365天,基本就没多少,但如果是收获了1.1、1.2,就能翻很多倍。
那么,怎么培养容纳力?我觉得不要太在意人际关系中的是是非非,尤其不要自找是非。很多人很容易在人际关系中把自己弄得特别不愉快,怨天尤人,稍微被讽刺打击一下,就心里难受一天,甚至想着要打击报复;别人拿了你一点东西,就小气到不行,非要把别人的东西捞回来;别人借了你5块钱,你就睡不着觉……这些情况就有点小肚鸡肠。容纳力往大了说,就是胸怀、气度。
如果我们被耗散精力和注意力的事情弄晕了,会产生两个结果:第一,我们会失去最重要的精力,饱满地专注人生的能力;第二,我们的命运很容易被情绪裹挟,被带到我们原来不想去的地方。能够保持一份良好心态,保证精神饱满、精力充沛、情绪乐观,这件事情非常重要。真正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做到:第一,坚决不惹事生非,不做无聊的、让自己受苦受难的事情;第二,别人如果做了对我们不利的事情,也要能够一笑置之。有一个例子是在湖北的一个大学,同宿舍两个同学,一个同学乱扔臭袜子,另一个同学就说,你干嘛要乱扔臭袜子?那个同学就说,我扔臭袜子关你什么事?就这样一来一回,那个同学就被激怒了,拎起臭袜子就从窗户扔了出去,被扔袜子的同学一下失去了理智,抓了桌上一把水果刀就捅过去,刚好捅在那个同学的心脏上,结果一个宿舍两个人,几分钟之内为了一双臭袜子,一个被捅死,一个在监狱里面判了无期。两条美好的青春生命本可以在很好的大学里追求美好的前途,一瞬间什么都没有了。
仔细想想,我们有多少人走在路上的时候能留意到春天的花正在路边开放,能看到小草从石头缝或者水泥缝里长出来的生命力?有多少人会在皓月在天之时抬头看看天上的月亮?有多少人能去感受春风拂面在夜晚的美好?有多少人能感受到饭桌上一餐一饭的幸福?一餐一饭、一花一叶、微风吹过、皓月星空都能让我们自己开心起来,这种自我满足能让我们内心少生抱怨、少生怨恨,并且让我们集中注意力,用一种愉悦的心态去为我们的目标、设定的事业全力以赴奋斗。
总之,让我们的人生更好,是一种心态,这心态不是阿Q精神,而是我们面对同样的事情,我们对这些事情能够产生不同的感觉。举例来说,一个登山的人,如果他心中没有登上山头最后享受成就感的目标,登山的过程他会坚持不下来,因为那是一个超级挑战人极限的运动。当我们心中有了目标,有了对自己的期待,就会不自觉地把眼前受到的苦难和困难当做一种考验,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我们就能更好地处理生活中碰到的是是非非,而且会处理得更好,这时候就需要我们的容纳力,如何更加感恩一点,对别人好一点,如何对美好事物有更多敏感性等等。
04
大学期间必做的10件事
我很多年不在大学里了,对大学生生活的具体状态并不一定了解,但我和大学生打交道也不少,在大学期间,如果能做到一些事,一定是对大学生活和未来有好处的,所以我提炼了大学期间必做的十件事:
在大学里,如果我们能找到有学识、有见识、有人品的老师,并且保持相对比较紧密的关系,让他们在我们的学习和人生之路上起到某种引导作用,那就太好了。我在北大的时候,和一些老师的关系还比较不错,包括去年刚刚去世的许渊冲老师,他去年100岁的生日宴会是我帮办的,后来他的葬礼也是我帮办的。像这样的老师,中国翻译界的泰斗,对我的发展影响是非常大的。除了他以外,我的系主任李赋宁老师,他是我本科毕业论文的导师,他一字一句的教诲到今天为止还犹在我的耳边。有这样的老师,我们就会不自觉地提高自己做人做事的水平。
我在北大的时候读书量还比较大,因为在北大一年365天除了上专业课,剩下的时间都是我的,我自然可以一天拿出5、6个小时来读书,所以一年能读100本书。但现在我们都很忙,没有这么多时间读书,那没关系,我们可以一个礼拜读一本书,一年就可以读52本,四年加起来就能读200本书了。如果我们在大学不读书,恐怕这辈子不会再养成读书的习惯了,也不能享受那种读书之余,坐在树底下、坐在湖边、靠着枕头坐在自己宿舍床上,认真思考自己阅读的东西,认真思考人生的心境了。
05
大学期间需要注意的7件事
在大学期间,还有一些关注点需要提醒大家。
我们当时国家每个月给22块钱生活费,我会省下10块钱左右买书,每本书5毛钱,差不多能买15本书,再用差不多10块钱左右买饭菜票、生活用品,这样我每个月还能省下两块钱左右作为积蓄,有时候还可以请同学吃顿饭,这其实是一个规划的过程。再次提醒,一定不要失控,尽量不要贷款、不要贷款、不要贷款。
06
我的8点成败得失
接下来,我总结一下自己的成败得失,一共八点。
总而言之,人的一生总有成败得失,有些东西是一个钱币的两面,比如大家都认为我是一个很豪爽、很坦率的人,这跟我喝酒是有关系的,喝酒带来人的好心情和豪爽。但我们要尽可能避开负面的东西,尽可能努力正面的东西,这是比较重要的。
以上是我自己的成败得失。同时,我也希望自己能够继续做一个勤奋好学的人,多读书、多努力,做一个友善包容的人,多交往好的朋友,做一个坦诚的人,不要有太多腻腻歪歪的事情,做一个有真情和有理想的人,即使到了60岁,老当益壮,也必须要去努力。同时继续做一个思考、记录、写作的人。做一个平凡朴实的人,不要有太多花花肠子,不要自傲自满,不要奢侈傲慢,让自己尽可能的平凡、朴实。人生就是这样,很多我们看起来很牛的东西,在别人看来什么都不是,最终还是要努力修炼自己、造福他人,既为自己完善,也能同时给别人带来好处,我对自己是这样的要求,对新东方的事业也是这样要求的。我们知道生命无常,一个疫情就让中国人民动弹不得,但是依然要去努力,这就是我对自己的定位。人生相处就是随遇而安,同时好学精进,努力学习,披怀虚己,让自己能够接纳新鲜事物,让自己胸怀变得更好更大,同时助人为乐,能帮助别人一点就帮助一点。
用一句歌词来做一个结尾。尽管我现在60岁了,但我还是用《少年》这首歌的歌词:“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时间只不过是考验,播种在心中信念丝毫未减,追逐生命里的每道光,让世界因为你的存在变得闪亮。成长的路上必然经历很多风雨,相信自己终有属于你的盛举,别因为磨难停住你的脚步,坚持住就会拥有属于你的蓝图。”我也希望自己像少年一样,继续努力下去。
最后给大家推荐几本书,我认为大学生必读的十本书,当然大学必读的远远不止十本。我选书的标准是,能改变我们的思想、看法、增加生命厚度、增加理解力的书:《从晚清到民国》《文明的冲突-世界秩序的重建》《变革中国》《人类简史》《世界观》《枢纽》《理念的力量》《经济学讲义》《穿越百年中东》《大学的精神》。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接下来回复一下学生朋友们的问题。
07
大学生问答
问
俞老师觉得是纸质书好还是电子书好?
答:我觉得两种书都好,适用不同的场景。如果是在图书馆或者家里,我建议读纸质书,可以翻阅做笔记。电子书更多是在动态场合使用,如果出差,带着厚厚的纸质书就会比较麻烦,电子书就会更好一些,一本电子书可以放上千本书,我的电子书中就有三千多本书。
问
早上读书真的会印象深刻吗?
答:不一定,我就是更适合晚上读书。读书其实不存在早晚问题,关键在于能不能拿出相对完整的时间,至少是半小时一小时,能保证完整读书不被打扰。
问
我很想增加阅读量,但总是被其他事情影响,总忍不住想玩手机,没办法静下来看书,请问您是怎么坚持看书的?
答:就是之前提到的,决定了读书,那就把手机放在碰不到的地方,比如我读书的时候,我的手机一定是放在手拿不到的地方,并且对自己内心要有一个告诫,必须规定完整的一小时来读书,什么干扰都不能有,这样就可以慢慢静下心来读书。
问
作为大学生,哪些书是我们真正需要的,哪些书需要精读?
答:这个问题需要自己感悟。我拿到一本书一般会先翻阅十分钟,判断下这本书值不值得从第一页读到最后一页。读书要根据兴趣来,也要想想这本书是否能给我们长见识,长智慧。所以,还是要靠自己去分辨。
问
如何更好地记忆书中的内容?
答:首先,看过的书等于吃过的饭,是我们头脑吃过的饭,对我们的精神进行营养,具体这个饭我们记住了什么、没记住什么无关紧要,但如果这本书的观点特别好,我们就可以把这些观点圈出来、划出来,甚至做读书笔记,有时候翻阅出来多看几遍就记住了。我其实看书的时候会做读书笔记,就是为了方便重新使用一些观点。
问
刷微博、知乎、微信等社交软件,也可以获取很多知识,关注靠谱有水平的人,这样可以代替读书吗?
答:我觉得不能。我们在网络上可以听书、可以听专家上课,但读书是一个咀嚼的过程,读书过程中读到很多好的东西可以反复重读、放下书进行思考,但当我们听课或者听直播的时候,我们没有这种的思考和反刍的过程。当然,我们散步休闲的时候可以听书,我在今年已经听完了两三本大书,《大禹茶馆》《话说宋朝》《话说汉朝》,加起来200多万字,我就在散步的过程中听完了,我是倍速听,不需要太动脑子思考,边听边散步,记住历史的过程和知识就好。
问
如何摆脱阶级性无助,持续性咸鱼躺平,沉浸于过去的荣光和曾经的错误,有感前途迷茫和不断悔恨的心理?
答:首先这种心态很正常,每个人都会有,在自己太劳累、太迷茫的时候,躺平下来休息一下是可以的。但最重要的是,人生还是要找到一个值得我们为之奋斗的持续性目标,这个目标就像是驴前面挂的胡萝卜,能够吊着它一直往前奔跑。
问
在疫情管控情况下,怎么做到自控?平衡学习与生活?
答:这个可能和大学的管控有关,跟同学的关系有关,跟自己的独处能力有关。我觉得在封控状态下,一是要尽可能保持心平气和,二是尽可能以读书和交流来平静自己的心情,不要让自己变得太孤独,也不要让自己变得太负面。
问
大家都说人生的关键期是高中、大学,每个人的关键期都一样吗?如果没有利用好关键期,会有什么负面影响?
答:人生每一个时刻都是关键期。高中、大学当然会显得更重要一些,因为那是我们纯粹的学习时期,如果学好了,就能为未来的人生奠定更好的基础。但从我个人来说,我大学毕业在北大当老师以及做新东方以后,学到的东西一点都不少,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学了更多在大学学不到的东西。人生什么时候都可以开始,所谓人生最好的开始,不是昨天,而是今天,人生最早的开始也是今天,而不是未来。
问
怎样才算是个成熟的人?
答:成熟是个人感受,当我们处理问题得心应手,思考问题周全周到,人际关系和谐美满,就是成熟的时候。
问
面对重重困难和关系到未来的抉择,你是怎样一路坚持走下来的?怎么不被外界所影响?
答:其实我会被外界环境所影响,但是要尽可能努力做到不被外界环境影响,让自己能够专注于做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事情,坚持久了以后就会养成习惯,这种习惯就会引领我们越来越能得心应手地处理自己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今天的分享就到此为止,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