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9、交锋
实事求是的讲,所有的所谓“交锋”都是在背后、在侧面展开的,表面绝对是一团和气、波澜不惊。不过这也恰恰证明了对手的精明、可怕之处,或者说Yang的背后一定有高人指点,才会这样步步为营。
这样一来,突然出现的搅局者令原本清晰的“局面”一下子变得扑朔迷离。其实,我已经动手晚了,而且是在明处,从开始就不占优势。
毕竟对手是女性,而且在各方面主流的评测中都不占上风,所以我表现得还是相对隐忍克制,还是比较有风度的。但,就算不是面对面的针锋相对,对方背后的势力也是出乎意料的全力以赴,一度让我觉得孤立无援,在暗流涌动之中,这场博弈绝对称得上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了。
当然,在基层人际关系的比拼中我还是占有压倒性优势的,几乎所有的本单位同事们都选择站在我的阵营。前些年我的低调和与世无争给我积攒了相当不错的“人品”和“口碑”,而与同事们漫无目的的交往和礼尚往来,在这个时刻也终于起到了重要的铺垫作用。看来平时的为人处事还是相当重要的,往往能决定事态的走向,临时抱佛脚解决不了根本的问题。可以这样讲,我赢的了广大群众的支持;而对手则是靠着个别关键人物的撑腰才有底气与我对峙的。
我的群众基础比较稳固,那么对手只有从“上层建筑”下手了。一天下午,我正在办公室和同事们闲聊,突然我的手机响了起来,我一看来电显示,是局人事处的H处长。在这样的敏感时期,接到人事部门领导的电话肯定会让人忐忑不安。还没等我说话,电话的另一端就传来了急迫的声音:“小周,马上来人事处一趟,我有点事情需要和你沟通确认一下。”我赶忙回答:“马上就去。”
H处五十多岁,大学历史老师出身,平时喜好小酌几杯,擅长诗词歌赋,每到局里组织的大型活动都是大家瞩目的焦点,属于学者兼艺术家类型的公务员。毕竟年龄上有差距,所以平时我与他没有什么交集,但是彼此并不“犯相”,偶尔遇到了我都会客客气气的打声招呼,从没有失过礼数,H处当然也一直笑脸相待。
我急急忙忙的来到人事处,平时抬头不见低头见也不用寒暄,H处虽说挺客气,但还是直接就开门见山了:“有人反映,说你不遵守劳动纪律,利用工作时间兼职干私活,局领导让我找你核实一下情况。”我一听,有点头大,不过马上就明白过来,脑子里大概有了点数,估计是遭人背后算计了,而且一定与晋升有关。
这种事要是换做平时,以我一个没有职务的普通公职人员的身份,不会有人小题大做,局领导更不会操心过问。但是,现在正处于特殊时期,虽说已经过去一年多了,既然旧事重提,那就不能“小事化了”随便解释了,最起码也要有个合适的说辞才能让这段消极的工作状态不至于成为“减分项”。
既然想明白了,我也大概有了思路,于是态度诚恳的对H处说:“领导啊,我那时候的的确确是忙活了点自己的事,但都是利用业余时间,从来没有耽误过工作,而且都是无偿帮同学的忙,种点花草树木也算是爱好了。”本来就是过去式,再加上无凭无据的,H处也就是例行公事的问问。所以,听到我如此解释,他也想做个顺水人情,因为这个时候我晋升的希望还是很大的,作为关键部门的领导此时应该心知肚明。于是,H处笑了笑,用人事部门专业的口吻对我说道:“按规定公职人员不能有偿兼职,你既然是义务的那就没有问题,细节我们就不问了,不过以后别干这些容易引起别人误解的事情了。”人事部门的领导还是很有职业操守的,从始至终都没有透露一丝其他的信息。
这场风波经过我的解释算是有惊无险的平息了,对我虽说造成了一些不良影响,但是没有形成什么灾难性的后果,进一步说明了“交锋”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其复杂性和残酷性远远超出我的想象。
本以为不会再出现什么波澜了,谁知道,这件事情刚刚过去不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我的另一项短板又让我在竞争中陷入了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