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狱第七十九篇:衣食住行(9)特殊渠道
监狱里,除了正常配给的物品和食物,犯人们还可以自己通过购物机购买商品用以补充。如果还想进一步的提升饮食水准和生活质量,还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经过特殊渠道私下供应。
所谓“特殊渠道”,就是犯人通过管教干警或者是生产厂家的跟单师傅购买在监狱里无法通过正规方式获取的物品,这当然是不合规的。因为需求旺盛,这条供应链在前些年曾是监狱里一道人尽皆知的靓丽风景线,是个不是秘密的秘密。现在监狱的管理越来越规范严格,管教干警的职业素质和思想境界也在不断提升,这种现象已经基本上杜绝。但是它毕竟大量的真实存在过,而且在犯人们的头脑中印象深刻,更是部分犯人心中的美好回忆,也算是一个特定阶段的特殊产物吧。既然存在过,也没有必要回避,这篇我就说说这方面的事情。
我刚到四监区的时候,因为是“新收”,还是严管级,能够在购物机上购买的商品种类极少。虽说通过“五马换六羊”的方式能够多少满足日常所需,但是看到有些犯人琳琅满目的储物柜,也不禁让我眼红。我不谙世事的多嘴问了几句,也都遭了白眼,几乎所有犯人都对此忌讳莫深,噤若寒蝉。也难怪,尽管心知肚明,但这种“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事情谁都不愿意声张,最好的方式就是低调。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不给自己或者是对方惹麻烦,才能保证这条供应链秘密而且畅通。
我们自古以来就是人情社会,遇到一些模棱两可的情况,人情大于法条是常有的事情,所以“通融”和“变通”在监狱这个貌似壁垒森严的地方反而可以大行其道,尤其是在管理制度相对不健全的前些年。如果犯人的经济条件允许,在物质方面有额外需求,只要肯付出大于成本很多,甚至是成倍的代价,那么就一定会得偿所愿的。根据犯人社会层次和家庭经济条件的高低,对应的关系在监狱所处的阶层也是天壤之别。从普通“两拐”的见习警员到“白衬衫”们都会有用武之地。老乡袁老弟说,四监区曾有个年轻的犯人,大连人,因为伤害罪判了四年。估计家里是不差钱,经常成箱的往里面送各种各样的水果,这个小伙子自己根本吃不完,身边的老乡和朋友就都跟着他沾光了。当然这一切都是有代价的,听说每年过春节的时候,他父母都会运进来一车的海鲜算是支援监狱建设了。这个犯人,2020年刑满释放,老犯人们都说这孩子三年多的时间里没遭过什么罪,吃喝一样不差,就是出不了监狱的大门。这种大手笔的毕竟只是少数,绝大多数的还是那种临时性的“小打小闹”。举个例子,袁老弟如果中午想吃烤串了,上午告诉监区的跟单师傅,中午肯定就能吃到刚烤好还热乎的羊肉串。当然除了串钱,还要多花30块钱或者更多,多少取决于和跟单师傅的熟悉程度。那个时候,犯人能想得到的,只要外面有,多花点钱就肯定能吃到。
大概2019年以后,经多方齐抓共管,这种乱象才慢慢杜绝。老犯人们都感慨的说,那么“自由”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也许对一小部分犯人来说是坏消息,但是对绝大多数认真服刑改造的犯人们和家属来讲,还是公平公正的。这部分内容相对敏感,我就点到为止吧。下篇继续说说有关完成产值加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