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监狱第121篇:伙房

监狱第121篇:伙房

读者投稿 12-30 11:04 108次浏览 0条评论

近期忙着撰写“前世”,我似乎又重返那个意气风发的岁月,宛如再次置身于满是诱惑与陷阱的名利场之中。
    每次提笔之际,思绪总是纷纭繁杂,有一种穿越时空的迷离之感,而常常在深夜搁笔之后,内心又会涌起无尽的失落与惆怅,以至于夜不能寐成为习惯,确实有些身心俱疲了。另外,我写的“前世”阅读量越来越少,是不是大家没有什么兴趣看了?如果是这样的话,我还是有自知之明的。
    前几日,有几位粉丝朋友的家属已经判决完毕,即将到监狱服刑,他们在私信里急切地想要了解监狱里各个劳动岗位的详细情形,以便为家人下一步的服刑改造营造更便利的条件。我特别理解他们此刻焦急的心情,正好我也调整一下,让我们暂且从“前世”回归“今生”吧。
    这篇我就来简单介绍一下监狱里的一个特殊岗位,也可以说是“劳改犯”们心中的改造圣地——伙房。
    监狱里的伙房是一个特殊的改造监区,归生活科监管,由清一色的犯人组成,我所在的监狱伙房规模在二十人左右。到伙房改造,无论是做饭的还是打杂的,不需要任何厨艺方面的技能与特长,全靠关系来决定,这是公开的秘密。
   监狱里的生活条件艰苦,首先就是吃的太差,所以在伙房改造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在吃饱的基础上吃好。平时就不用说了,如果赶上重要的节日,特别是春节,生活科要自制烧鸡和猪头肉等熟食作为福利发放给犯人们,在伙房干活肯定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他们分到熟食的质量和数量足以让我们这生产监区的劳改犯们眼红,听说他们能一直“大快朵颐”到正月十五。实在吃不完了,就偷偷送给其他监区的朋友或者老乡。我在四监区的时候,每逢节假日,老乡袁老弟总是能从他在伙房的犯人朋友那里弄来不少解馋的猪头肉。那时候我也跟着“沾光”,蹭了不少好吃的。
   其次就是劳动强度。虽说在伙房改造也是起早贪黑的相当辛苦(基本上早上四点半就要起床准备早餐),但是没有产值的硬性指标,更没有流水线那种令人疲于奔命的压力。在生产监区,生产线上的犯人们必须按照近乎苛刻的“秒时”超负荷的工作,才能完成生产任务,劳动强度极大,所以他们脸上往往都是筋疲力尽,近乎绝望的神情。而在伙房干活的犯人们则心态相对轻松,脸上也没有那种因为极度疲劳而产生的压抑痛苦的表情,甚至有种因为轻松而流露出来的优越感。
   再者是劳动空间。在生产监区繁忙的生产线上“寸土寸金”,提供给犯人们的空间局促而令人窒息,基本就是一架缝纫机所占的面积,他们必须埋头于方寸之间玩命地把机器踩得冒烟,连站起来活动一下的机会都没有,就像被钉在凳子上,长年累月下来,身体某个器官的机能肯定都会退化。而伙房的场地相对宽阔,生产内容(卸货,运输,清洗,备料,烹饪)的多样性决定了犯人们必须要在较大的空间内不停的来回往返才能完成工作,虽说折腾一点,但总比原地不动强得多。这就像电脑和手机一样,内存空间的大小往往会直接决定其性能和价值。
     最后就是监管尺度。因为没有产值的压力,所以生活科的管教对伙房犯人的监管尺度要宽松得多,如果没有“出大格”的违纪行为,很多情况下都能网开一面,犯人们出工后回到监舍的自由度也会相对大一些。
     毕竟是监狱,哪里会有绝对舒适安逸的地方,所有都是相对而言的,至少目前还是这样。伙房在每年入冬前都要储备大量的“冬菜”。这段时间伙房的犯人们肯定要起早贪黑的辛苦一阵子,他们对此也是叫苦不迭。堆积如山的萝卜、土豆和大白菜仅靠这二十个伙房的犯人来搬运和处理也确实是件不轻松的活,但是也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咬咬牙就坚持过来了。
     以上诸多方面的优势让伙房成了监狱里除去医院的“犯医”外,最炙手可热的特殊岗位,想要到这里改造还是有相当难度的,需要沟通好多个环节才能实现。2021年年初我入监时,据我所知,在入监教育后,两个司法系统的职务犯就被直接分到了伙房,由此足见这个改造岗位的优越性与稀缺性。
    这篇就写到这里,下篇继续。
    日子过得不易,马上就年底了,大家都加油吧,让2024年平安走完。

前世—11、等待 被留置前一天深夜,赵继红收到了周家斌书记打来的电话……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后再发表评论!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