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如何重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信心

如何重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信心

读者投稿 10-18 16:17 626次浏览 0条评论

重因素作用下,中国经济增长呈下行趋势,这已经是共识。舆论层面对这个现实有两个指责——其一,「政治挂帅」;其二,闭关锁国。于是,有了声浪呼吁:重回「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继续「改革开放」。          

在习近平所做的中共二十大报告上指出: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们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已经回应了外界的质疑。


坦率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其实从未改弦易辙,只是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的偏差,也确实造成了一定程度影响,从而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有所动摇,这就必须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而更为关键的是,中国的发展阶段亦发生了变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也好,「改革开放」也罢,亦都有了新的要求。重拾共识,根本不难,问题的核心不在于「听其言」,而是「观其行」。

新阶段「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之必要

去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的基本路线的要求,全党都要聚精会神贯彻执行。」这是中共对基本路线的重新强调, 是一种政治宣示。但,事实上,坚持这条基本路线,确实从未动摇过。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回顾了中共如何在几十年里带领全国人民实现的伟大的宏伟目标,事实上会发现,实现所有的目标的一个重要抓手就是「经济」。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经济体的衡量单位是「GDP」;完成举世瞩目的脱贫攻坚工作,衡量标准是贫困地区的人均收入,还是个体经济收入水平;进入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最重要的衡量标准之一还是收入。可以看出,这些目标都是围绕经济,都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此前,舆论很多声音认为,「经济建设让位于政治挂帅」,这种判断是错误的。在中共十八大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总体布局,正式形成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而后中共十九大,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了战略谋划,明确了中国未来30多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路径。但要注意到的是,「五位一体」不是平均发力,而是有所侧重。经济建设仍然是「五位一体」的首要工作,是「五位一体」中最基础、最大量的工作。所以说,再次重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的基本路线的要求」,是进一步强调,并不是路线变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从矛盾的一方来看,「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包括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等,这些都离不开丰富的物资基础,都需要有更高水平的生产力来支撑。

有人认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物本」思想,忽视了社会建设和民生改善的重要性。这种认识是片面的、错误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不断改善民生、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就最简单的例子来说,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问题,解决好就业问题就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统计表明,在中国,GDP每一个百分点增长可带动80万至100万新增就业岗位。「十四五」期间中国要完成年均新增1,300万就业岗位目标,必须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才能实现。近半年来,中国就业压力激增,同经济增速下降有直接关系。


如果把一个国家比作一辆车,经济就是汽油。每个阶段可能有不同的重点,例如,换更好的发动机、离合器等等,而经济则是汽油,没有汽油,车就不可能走。确实不能不顾环境、不顾成本地唯「GDP」论发展,但是没有「GDP」是万万不行的:光有汽油不行,但是没有汽油万万不行。

如何重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信心

在中共二十大之际,重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意味着什么呢?现实的背景是,当下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一个最为重要的变化点是「预期转弱」。为什么出现预期转弱?这个苗头是从企业开始,转而在整个社会传导。除了疫情防控之外,这还得从去年「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的提出说起。「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引发了打击资本的担心,进而会产生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动摇。

2020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列为2021年经济工作中的八项重点任务之一。而后陆续在资本扩张的一些领域采取了一系列动作。企业界或多或少的产生了「国家要打击资本」这样的判断,造成不少企业紧张,不敢再去增加投资、增加消费,这对经济发展是极大伤害。


那么,如何恢复企业和投资者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信心?首先,需要高调地、明确地宣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虽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喊了很长时间,显得有些没有新意,但是事实就是事实,要像喊「为人民服务」一样,一直喊下去,永远不过时。其实许多投资者、企业家以及基层地方政府官员都是从新闻上来理解当前国家工作重点,一旦停止高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就会错误认为这个已经不是重中之重了,进而缩手缩脚。

其次,从矛盾的另一方来看,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表明原有的总量矛盾转化为结构性矛盾,生产力发展处于非均衡状态。因此,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求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如何做?就需要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解决好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否则,将缺乏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物质基础。


但更为重要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应对一切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旧的、不能够与时俱进、滞后于时代发展的意识形态进行清理,这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程。只有主流的意识形态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才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和激发人们的参与经济建设的热情,大力激发企业家创业热情,鼓励外资和港澳台企业参与中国经济建设,创造条件让一切生产要要素拥有者的积极性得以迸发,进而凝聚共识、增强信心。

进一步来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让市场参与的主体,特别是量大面广的民营企业家,个体、私营等中小企业主的积极性能够得到充分发挥。这需要创造平等的法治的市场环境,营商环境,所有的市场主体能够能够公平参与、公平竞争的环境,就需要进一步放开市场准入,缩小行政垄断,限制公权力任性,让企业家对中国未来发展有清晰预期,而不是政策多变,口号常换,形式主义盛行。


改革开放的深度仍不够

中国的进步通常伴随着阵痛。建国初期,「一五」计划、「二五」计划的实施使经济发展高歌猛进,在这样形势大好的情况下,却出现了「大跃进」的战略失误,直接导致了三年困难时期。而这次的经验教训迫使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出台了很多宽松政策,在事实上积极发挥了市场经济的作用。1962-1963年,经济形势再度缓和,但又接连出现了决策失效,直至出现文化大革命这样的灾难。然而,这个灾难在某种程度上又促成了市场经济道路的开辟。可见,某种程度上,进步和阵痛是周期循环的。

就当下情况来看,既然全球经济下行的外部压力,又有疫情管控的内部压力,加之中美贸易战的形势也是严峻的,但这在远期来看,也许又是利好的,因为这迫使继续深化改革开放。

开放,不仅是观念问题,还涉及利益问题。真的「疼了」,这就迫使扩大开放。扩大开放在当前还不是全方位的。尽管存在利益上的阻力,但开放会带来经济增长的动力,改革也会稳步推进。经济下行的趋势会迫使继续释放减税红利、改善营商环境等等。这种客观上的阻力对于观念转变是有利的。


从国家层面来看,中国的工业化还没有完成。全球范围内的许多国家也都也遇到了工业化的障碍,沿海地区、沿海国家经济增长极的功能也相应弱化,因此,必须出现新的经济增长极。「一带一路」是很重要的,只有在欧亚大陆这样的经济腹地实现工业化,全球才能维持工业化态势下的经济增长。

当前的经济下行和贸易摩擦将推动中国深化改革开放。如果中国经济不能保持5%或6%的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原因还是改革开放的深度、广度不够。只要加强市场力量,通过改革降低市场运行的各种成本,有步骤、有秩序地扩大开放,在当前人均收入1万美元的阶段,中国经济没有理由呈现下行态势。只要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之路,中国经济会重现向好的发展态势。


十大报告加固习近平地位回顾习核心形成过程 中共老人的“秘书帮”还有机会吗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