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15、上任
先说点题外话。上篇文章发出后,不少热心的粉丝们纷纷在留言评论区猜测文中的人物,我知道大家对此仅仅是好奇而已,并无恶意。我在此衷心感谢朋友们对文章的潜心研读。
怎么说呢,从始至终发生的一切,毕竟不是什么光彩之事,难登大雅之堂,本不该提及回忆,更不值得夸夸炫耀。我之所以写下来,无非是让自己铭记这段惨淡的过往,可以安心的虚度余生,别无他求。再者,我也想通过我的文字,警示后辈,汲取经验和教训,不要重蹈我的覆辙。
文字中不可能没有人物,我本人无所谓,但是涉及他人的,还希望大家能尊重隐私,别做不必要的猜测,尽量别给已经或者正在苦难中煎熬的人们再增添额外的苦楚。
朋友们如果再对号入座的话,我这个前世就没法继续写完了。因为还要涉及更多的人,触碰更多事件的真相,所以恳请大家“看破不说破”,给彼此多留一些余地和空间,权当看故事消遣吧。
我再用句港台电视剧片头的标配提示一下吧: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好了,言归正传,继续我的“前世”。
就在G局找我谈话后一周,2014年年初,局党组上会讨论这轮晋升候选名单,我不出意料的顺利通过。和我一起晋升副处的还有另一位女士(听说老公是市委的一位局级领导),之前呼声很高的另一位候选人则意外的未能如愿(据说是其部门有人举报他的生活作风有问题)。由此可见,在众人眼中貌似风光的为官之路是何等的艰辛,竞争手段是何等的下作残酷。
建议有志于此的后辈们在投身汹涌激流之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建设,甚至是身体建设,否则溺水而亡的可能性极大。
在这个时候,我如果参透玄机、迷途知返的话,还不至于落到如此下场,但是人非圣贤,没有任何人能对权力免疫,此刻的我已经在功名利禄的诱惑下逐渐迷失了人生方向。
党组会讨论通过,接下来就是人事部门进行民主测评了。从提名,到无记名投票,再到最后的公布结果,虽说规定动作一个不落,但绝对是走个形式而已,体制内有点智商的人都能看明白。
民主测评结束后,就进入为期一周左右的公示期。每天看着贴在办公楼显著位置的任职公示,我心里总有种说不出来的情绪,既兴奋又忐忑,既荣耀又深感惶恐。期间还会经常有人对我投来溢美羡慕之词,因为分不清是敌是友,弄不懂是真情还是假意,所以每到这种时候,我总是选择性的失聪。好在这种状态时间不长,不然真容易精神错乱。
一周的公示期结束,没有意外发生。2014年一月末,任命以红头文件的形式下发到我单位,我正式晋升实职副处(局下属最大事业单位的副主任,行政级别5级,试用期一年),成了几十个人的领导。
在普通的地级市,处级(当地也称副县级)凤毛麟角,属于市管干部;我所在的副省级城市,处级就没有那么稀罕了,熬到退休基本都能混个“处调”,但是晋升实职处级还是有相当难度的,只有厅局级才属于市管干部,其竞争更趋白热化,堪称你死我活;要是到了京城,处长就算基层干部了,各大部委的正副司长(相当于地方的厅局级)遍地开花,只有省部级才敢称领导。以前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吗,“不到南方不觉得自己钱少,不到京城不知道自己官小。”这就是地域的差别。
2017年,新疆塔城地区的一个副县长到我局挂职锻炼,按说行政级别和我一样,但是相比之下,拥有的权力和承担的责任根本就不在一个层面,人家才能称得上是“官”,我们这样的最多算个小“吏”。 现在的行政机关里,有相当多的官位行政级别挺高,但是职权却极其有限,可以说是形同虚设。这就造成行政费用支出庞大,给各级政府造成沉重的负担,看来机构改革还任重道远。
在上任的初期,看着不少身边的同僚们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的做派,我多数时间都会觉得好笑,心想:“但愿我不会成为他们的模样,别和他们一样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这一点我也的确做到了,从一开始主持工作到成为单位的“老大”,我始终和下属强调:“除非正式场合工作需要,别叫我领导,叫周哥就行。”结果我就成了那个时候在那个大厦里,最没架子、最接地气的处级领导。
现在每当低声下气求人办事的时候,我真后悔当初不该那么清高,还不如拉下脸,过足“官瘾”威风八面了。当然,这是玩笑,行为举止还是与人的境界格局有关,与官阶的高低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