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17、突变
2014年4月,随着Z局退休,局里发生了人事变动。市委组织部提拔原局办主任W为副局级,分管我们单位,也就成了我新的主管局长,这属于正常调整。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接踵而来的更大变故则是我单位“一把手”L非正常原因的调离。
这两年,因为JW不断接到关于我单位房产租赁和车辆维修的举报材料,L始终疲于奔命应付来自各方的问询和调查,特别是在调离前,更处于焦头烂额的逃避状态。俗话说:“屋漏偏逢连夜雨”。2013年年末,审计部门又在例行年度审计中,发现食堂财务存在严重不合理的收支状况(严格说就是“小金库”),这就更让L每日如坐针毡,惶惶终日。
当然,客观的讲,这些问题并不是完全因为L的工作过失造成的,大多是由于历年来隶属关系复杂而形成的顽疾。从上到下的历任领导都不能彻底解决,只能硬着头皮维持现状,谁都不想贸然打开这个“潘多拉”的盒子而招惹是非。而主管局则因为事不关己和所谓的“大局为重”不闻不问,局监察部门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听之任之,每每都是象征性的强调一下进而不了了之。
或许是出于保护干部的原因,也可能是迫于压力自己主动请辞,2014年5月,主管局把L调整到了行政审批大厅任个闲职。“无官一身轻”的他,算是成功逃离了这个是非之地,却留下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无人收拾。
这样,上任刚过百日的我,又面临着上无领导定夺担责的严峻考验。
说实话,此时初出茅庐的我并没有对更大权力抱有任何幻想,既不想大刀阔斧的锐意改革,也不想雷厉风行的实施个人设想,只想听从Z局的教诲踏踏实实做好眼前工作,以求平平安安度过为期一年的试用期。但是,随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敏感人事变动,瞬间风起云涌,把本无想法的我推到了风口浪尖,而我面对突变的形势则有些不知所措,身不由己之中只能听天由命了。
因为我原来偶尔会协助局办写点材料,所以与局办主任W相对熟识,个人关系也还算融洽。这次他晋升副局,而且成为我的主管局长,对我来说应该算是利好。在所有人的眼中,能力加人气,我的前程似乎平坦光明,如果平稳度过一年,应该是接任“一把手”的不二人选。
但是,由于我单位另一位年长我十岁的副主任本就觊觎“一把手”的位置已久,此刻又出现如此千载难逢的机遇,他本能的就把无心竞争的我视作强劲对手,继而发动和利用各种资源关系寻求上位,当然其中不乏损人利己的下作手段。
我本无意追求这意外的功名,但是他的这些恼人举动,反而无形中激发了我的斗志,加之各种因素和势力的影响,闲着也是闲着,让本无意争权夺势的我又一次踏上了没有硝烟的战场,而且这次远比晋升之路上的角逐更加直接、激烈。
我单位的这位副主任F,那年五十三岁,部队转业,本无任何特长,因是市领导的亲属,被安排到局属事业单位开车,历届局领导都会碍着面子另眼相看。虽说能力水平一般,其本人却一直对领导岗位跃跃欲试,但苦于岗位所限,加上人满为患,原单位实在没办法提拔任用。最后,局人事部门几经辗转,把他任命为我单位的副职(因为我单位还有一个副处实职的职数)。F最终实现了自己跻身领导之列的夙愿,但是总有点名不副实的心虚。而我们本单位的有志之士们也对他鸠占鹊巢的不齿行为耿耿于怀。
F平时喜好歌舞,兼职工会委员,经常在局里的大型娱乐活动中踊跃出镜,属于文娱积极分子。听不少人说,F还有“酒后热情”的优点,借着酒劲搂搂抱抱让不少女同事避之不及。
F分管局属房产的管理和租赁工作,因为兼职工会委员,所以对本职工作就难免缺乏专注,F基本就是“甩手掌柜”的打法。平心而论,正因为他工作上的不尽心、不专注,才造成一处大型房产的经营出现问题,致使几百万的房屋租金一直无法按时足额收取。当然,这其中会有些客观原因,不能完全把责任归咎于他,但是留下的隐患也给日后JW立案调查埋下了伏笔。
我没晋升副处之前,与F在工作上并无交集,私下更没有过多接触。虽说不是一类人,没有共同语言,但毕竟不存在利益冲突,属于“井水不犯河水”的状态;在我成为单位的副主任后,F在我面前经常以前辈自居,貌似关切实则宣誓权力,而我也尽量退让一步,昧着良心说点恭维之词,毕竟他年长我十岁,而且是同僚,面子上还要过得去。
但是,这种表面和谐的状态并没有维持多久,随着人事巨变,而且形势日趋明朗,我们之间的关系也出现了微妙的变化,慢慢产生瑕隙,进而形成对立,甚至是对抗的局面,而且呈现越演越烈之势。